欢迎访问BB贝博APP体育,咨询电话:400-658-0379
首页 > 产品中心

华为云大调整:张平安升任董事长周跃峰接棒CEO新设5大产品线

来源:BB贝博APP体育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1-29 00:26:21

厂家指导价格:18万~58万实际价格以销售经理报价为准!

  • 型号:65187
  • 重量(t):88~188
  • 尺寸(m):58
  • 功率(kw):688~788
  • 处理量(t/h):258~852
  • 颗粒度(mm):6~8

  

华为云大调整:张平安升任董事长周跃峰接棒CEO新设5大产品线

  并成立“基础设施云服务”、“Data&AI云服务”、“数据库云服务”、“安全云服务”、“HCS”

  对于调整背后的考虑,智东西从华为方面获知,AI时代华为对云的战略做了更清晰的定位:

  一是华为云要成为算力黑土地,让千行万业的应用更容易、更好地生长在华为云上;

  二是要充分的利用华为多年积累CT、IT的技术优势,协同数据中心资源优势,通过软硬芯协同、系统级创新来打造好云平台的竞争力,为客户提供优的性能、低的成本、高的质量的云服务;

  华为云自2017年作为独立业务单元成立以来,至今分别经历了郑叶来、侯金龙、余承东、张平安和周跃峰五任CEO,三年是一个常见的完整任期,张平安任华为云CEO已超四年,是目前任期最久的华为云CEO。

  目前华为官网管理层信息页面信息未更新,显示张平安职务仍为华为常务董事、华为云计算BU CEO。

  接任华为云CEO的周跃峰于今年下半年刚刚主持过华为UCM、华为Flex:ai两项重磅AI技术发布,在接受智东西等媒体采访时,周跃峰曾提到,华为更关注的是AI真正的行业化应用,关注tokens实现的价值而非总量。他们盼望让更多企业真正用好AI,让AI进入生产流程中,实现增值,进而推动AI的平民化。

  张平安于2021年5月担任华为常务董事、华为云CEO,根据华为官网信息,张平安出生于1972年,毕业于浙江大学,1996年加入华为,曾历任公司产品线总裁、战略与Marketing副总裁、地区部副总裁、全球技术服务部副总裁、华为赛门铁克首席执行官、华为企业业务集团首席运营官、华为电信软件业务部总裁、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等。

  张平安最近一次作为华为云CEO对外重大公开发言,是在2025年9月举办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,他围绕“全面智能化,成就行业AI先锋”,分享了华为云在AI云服务、大模型、具身智能、AI Agent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落地实践。

  截至9月19日,使用华为云AI云服务的全球客户数量从去年的321家增长到今年的1805家,盘古大模型在30多个行业、500多个场景中落地,覆盖政务、金融、制造、医疗、煤矿、钢铁、铁路、无人驾驶、气象等领域。

  算力方面,今年华为云CloudMatrix384昇腾AI云服务已全面上线,未来华为CloudMatrix超节点规格将从384卡升级到8192卡,可实现50~100万卡的超大集群。

  张平安任期四年,是华为云营收迅速增加的四年,但跑赢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阿里云还有不小的距离。

  2021年,华为云首次公开营收情况,当年营收增超30%达到201亿元。2022年、2023年营收分别为约为453亿元、553亿元,同比增长125%、21.9%。华为云2024年实现出售的收益688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 24.4%。

  尽管华为云营收稳定增长,但对比竞品阿里云,仍有一定差距。阿里云2024财年营收为1063.74亿元。此外,华为云并未公布业务盈利情况,很可能与大部分国产云厂商一样尚未盈利。

  二、17年华为老将接棒,曾是“华为出差飞行里程第一人”,主持两大关键AI技术发布

  根据华为官网信息,周跃峰出生于1974年,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,2000年开始接触并从事通信研发工作,2008年加入华为,曾任无线网络欧洲产品管理部沃达丰创新研究中心(MIC)主任、无线FDD LTE产品线COO、无线小蜂窝产品线总裁、无线网络产品线CMO等。

  值得一提的是,据公开报道,周跃峰曾是“华为出差飞行里程第一人”,学术方面,他是30多篇专利的第一作者、10多篇文献以及50多篇IEEE标准技术提案作者。在早年华为开拓欧洲4G市场、华为无线产品规划和市场策略制定方面都有一定参与。

  就在3天前,周跃峰在媒体平台上发布动态,提及他对于AI行业化落地的看法:

  “AI的行业化落地是很难的一件事!这也是今年我们把很多关键技术陆续向产业开放的原因之一,包括之前发布的AI推理加速技术UCM,还有上周联合上海交大、西安交大与厦门大学一起开源的AI容器技术Flex:ai,提升算力利用效率。感谢科研工作者、华为研发团队的并肩作战。期待AI早日实现平民化。”

  今年8月12日,华为推出AI推理创新技术——推理记忆数据管理器UCM,通过多级缓存显著优化AI推理体验与性价比。经大量测试验证,UCM可将首Token时延最高降低90%,系统吞吐最大提升22倍,实现10倍级上下文窗口扩展。

  今年11月21日,华为正式对外发布了Flex:ai,一项能够将智算资源利用率提升30%的AI容器技术,其通过对GPU、NPU等智能算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与智能调度,实现AI工作负载与算力资源的“精准匹配”,进而提升算力资源利用率。

  华为云独立业务部门正式成立于2017年,至今分别经历了郑叶来、侯金龙、余承东、张平安和周跃峰五任CEO。

  其中郑叶来任期三年、张平安任期已超四年,三年是一个常见的完整任期。侯金龙任期达一年,余承东任期仅四个月,都是中途卸任。目前,根据官网信息,除了郑叶来和周跃峰,其他三人均在华为管理层-董事会人员名单中。

  郑叶来,2017年-2019年历任华为云业务总裁、华为云董事长兼总经理,也是华为公司副总裁。他出生于1973年,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,于1999年加入华为公司,曾担任华为公司副总裁、华为云业务总裁,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,华为技术有限公司IT产品线总裁,深圳市云计算产业联盟理事长。郑叶来自2023年4月至今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元知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,目前已未出现在华为管理层名单中。

  郑叶来见证了华为云BU的诞生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。华为Cloud BU(华为云产业群)于2017年4月成立,8月升为一级部门,与原隶属的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部门平级,但仍低于华为企业业务BG、运营商BG和消费的人BG。

  2018年华为将公有云、私有云、AI、大数据、计算、存储、IoT等与IT强相关的产业重组为Cloud&AI BU(“云与计算”产业群)。

  2019年,华为成立全资子公司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,郑叶来担任法定代表人。Cloud & AI BG(“云与计算”事业部)由此成立,包括 Cloud BU、计算产品线(服务器等)、存储与机器视觉产品线月担任华为Cloud&AI BG总裁。侯金龙出生于1970年,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,本科。1996年加入华为,历任无线GSM研发产品总监、无线系统部总工程师、无线试点PDT经理、无线移动产品行销总监、无线营销工程部部长、鼎桥通信公司CEO、网络能源产品线总裁、IT产品线总裁、Cloud&AI产品与服务总裁、云与计算BG总裁等,现任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。

  2020年1月,华为Cloud&AI升至华为第四大BG,与运营商BG、企业BG、消费者BG并行。此前华为云虽然是BG,但地位低于其他BG,此次变动后华为云战略地位再一次提升。

  余承东,2021年1月-2021年5月兼任Cloud &AI BG总裁、Cloud BU总裁。余承东出生于1969年,毕业于清华大学,硕士。1993年加入华为,历任3G产品总监、无线产品行销副总裁、无线产品线总裁、欧洲片区总裁、战略与Marketing总裁、终端BG CEO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等。现任华为常务董事、产品投资委员会主任、终端BG董事长。

  2021年4月,华为撤销云与计算BG(Cloud & AI BG),将该BG的业务一分为二:服务器、存储等硬件产品被划给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部门,该部门改名为ICT产品解决方案。而后,余承东被免去华为云CEO职位,张平安被任命为华为云CEO。

  张平安从2021年5月任职至今已超四年,组织架构相对来说比较稳定,此次大幅调整或有重大意义。

  面对AI时代,华为对云的战略做了更清晰的定位: 一是华为云要成为算力黑土地,让千行万业的应用更容易、更好地生长在华为云上。二是要充分的利用华为多年积累CT、IT的技术优势,协同数据中心资源优势,通过软硬芯协同、系统级创新来打造好云平台的竞争力,为客户提供优的性能、低的成本、高的质量的云服务。

  华为云组织架构新的调整,将加强云的研发组织力量,夯实创新根基。将公司ICT领域多年积累的网络、通信、计算、存储、操作系统等技术共享,这样更加有助于云计算的系统级创新,软硬协同,加速开发与创新的速度,积极抓住AI时代的巨大机遇。

  同时,华为持续加强云基础设施建设,筑深黑土地。加大数据中心、网络及边缘等基础设施资源的布局,加大智算、通算、存储、网络等资源建设,通过公有云、混合云、伙伴云,实现用户的不一样的需求。继续把华为云的安全和质量放在第一位,让华为云继续成为各行各业最信任的云。并持续构筑好软件生态、集成商生态,让客户的应用更好地生长在黑土地上,更加枝繁叶茂。

  云业务是华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战略业务。华为将进一步把云服务融入各类的行业解决方案中,既为客户提供ICT设备,也要为客户提供高效的云方案,支持好各行各业客户的数字化、智能化。

  此次华为云业务的战略调整,规模大、涉及部门较广,是华为云面向AI的一次重要调整。从官方信息来看,其最大的目的是更好的集中资源,通过软硬芯云协同优势去加速AI在个行业中的落地。

  当前AI落地是行业聚焦的主要方向,国内外云巨头均将这一领域视为重点,华为此次重要战略调整会带来哪些影响,华为后续还会有哪些重要动作,我们将持续关注。